首页 > 学生处 > 工作动态

一定收藏!超实用的心理防护指南@城科er

资讯来源:学生处 发布时间:2023-01-02 22:03:22

746231718

这是重庆城科心理中心咨询预约QQ号

面对当下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

心理中心将尽可能地提供疫情防控心理支持

✦✦✦

“理想的大学生活被疫情填满,不能聚集、不能扎堆、不能外出,呜呜······多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我都快emo了。”

“因为疫情,天天在宿舍上网课,努力地让自己去听,可是一点也听不进去,怎么办?还有一个月就要期末考试了,好纠结,好怕自己挂科,辜负了父母和家人对我的期望。”

“我的父母是农民工,我们姐弟三人都在上学。这次疫情很严重,父母找不到工作,只能呆在家里,经济压力也让我焦虑不安,无法安心学习。”

“我马上大三了,考虑到疫情和家庭经济困难,不知该选择考研还是考公,还是直接就业·····一想到这些就特别烦,也很迷茫,我该怎么办?”

“作为一名毕业生,本来找工作已经很难了,疫情之下,就业难上加难,好怕自己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疫情一来,又得失业,压力大得真的难以入睡。”

担心、焦虑、恐慌、烦躁不安、愤怒、失眠、食欲不振······也许你或者你身边的人出现了这些身心反应,那么请密切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抗击疫情,医疗救治和自我防护固然重要,但心理关照也不容忽视。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在这段特殊的时期进行心理关照?

我校心理中心整理了下面的“心理自助手册”,希望能给你及家人、朋友提供一些心理支持。

PART.01

面对疫情可能会有的身心反应

当我们遇到重大紧急情况时,常规、常态被破坏,机体容易产生应激反应。面对疫情封控和居家隔离,我们一方面接收到各种有关疫情的负面消息,另一方面,突然地“宅居”改变了生活方式,均可能导致我们出现失控无力、恐慌焦虑、沮丧失落、孤独感、不稳定感、不确定感等心理反应。

情绪上:可能会感到害怕、焦虑、无助、恐慌、愤怒等,如担心自己或家人被感染,害怕疫情的发展不可控,对一些负面的现象感到愤怒。

认知上:脑海中可能出现医院、防护服、口罩、隔离、抢救病人的画面,有时还会觉得自己听到什么或看到什么,出现幻听或幻视。

行为上:可能会出现逃避退缩或高度警觉的反应,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过度反应。如听到身边有人咳嗽,变得非常恐慌,赶紧躲避起来。每天反复给家里消毒,但还是不放心。

生理上:可能会出现失眠、心神不宁、疲倦、食欲不振等情况。

当自己正经历这些反应时,不要去否定、排斥它,而要接纳它,认识这些情绪压力并学会和其相处,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在疫情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如果以上情况一直持续,那么你可以尝试以下一些小练习。

PART.02

心理调试小练习

这是一些易于操作的心理稳定化技术和心理调适小练习,可以改善身体的紧张和情绪的恐慌。

(一)心理着陆技术

当陷于负性情绪、负性思维无法自拔时,可以用着陆技术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脱离负性情绪。按以下的模式进行练习:

以一个你觉得舒服的姿势坐着,慢慢地深呼吸;

看看你的周围,详细描述一下周围的环境,例如“我看见了一台电脑”;

听听你周围的声音,尽量多地说出你分辨出的声音;

说出十个以包含“乐”字的词语,如乐观;

尽力用十个脚趾抓地,感受深深扎根地面的感觉。

(二)4-7-8呼吸技巧

张大嘴巴呼气同时发出“呼”的声音;

闭上嘴巴用鼻子轻轻吸气4秒,在心里默数“1、2、3、4”;

接着屏住呼吸7秒,心里默数“1~7”;

之后完全用嘴深深呼气,再次发出“呼”的声音,这次呼气持续8秒,心里默数“1~8”,然后再一次按照第二步吸气;

重复上述呼吸动作3次以上。

(三)情绪减压纸

如果你感到紧张烦躁想要发泄情绪,可以找一张白纸,用笔在纸上乱画,想象自己通过手中的笔把所有烦躁和紧张都画到纸上,尽可能多画。

画完之后,你可以用力把这张纸扯成碎片,扯得越碎越好,把烦心事带来的压力和焦虑都释放出去。

(四)5分钟原则+5秒钟法则

如遇到没有动力完成结课作业、论文撰写等情况,可以先从最容易解决的事入手试做5分钟,让自己先启动起来。

当我们工作拖延或者走神时,给自己5秒时间,默念“1~5”,数到“5”就立即行动起来。通过简单的仪式感,激活大脑,让我们行动起来。

(五)替代性满足法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欲望在受到阻碍时会向其他对象转移,通过一个替代对象来满足欲望、消除紧张。因此,我们可以用艺术创造、做手工等减轻匮乏感。也可以约好友云聚餐、云旅游,或积极参与各类线上活动,满足社交、娱乐等需求。

(六)运动调节法

运动能够促进多巴胺分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你都可以尝试每天做一些喜欢的运动,如跑步、健身操、跳绳等。加入运动团队比单独运动更能坚持,你可以找朋友互相督促打卡,或者叫家人一起参与。

(七)减压助眠音视频

冥想放松音乐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负性情绪,稳定身心状态,获得放松和愉悦的体验。

PART.03

我们身边的求助资源

1、校内资源

(1)QQ在线咨询(QQ号:746231718)

服务方式:通过QQ在线方式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该在线服务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接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受理时间:周一到周日每天8:00—24:00

咨询流程:提供个人基本信息申请加入QQ ——后台人员24小时内进行在线审核(需要稍作等待)——审核通过后进入QQ ——咨询师提供50分钟的在线心理咨询服务。

该方式主要针对因疫情产生的一些紧急情况,急需心理辅导的人群。

(2)心理中心在线咨询平台

服务方式:使用个人学号登陆“小北”系统心理平台,填写心理预约相关信息,心理中心将在24小时内匹配心理咨询师,安排心理咨询具体时间段,并回复(需要稍作等待)。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24小时

(3)心理服务热线:(023)49616859

服务方式:通过电话进行心理辅导,该在线服务由朋辈心理辅导员24小时接听热线。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24小时

(4)心理驿站在线咨询

服务方式:通过小北系统“心理驿站”进行心理咨询,该在线服务由心理咨询师在24小时内进行专业答复。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24小时

(5)心理危机干预

服务方式:通过辅导员—二级学院—学生处—心理中心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进行专业心理评估。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24小时

2、校外资源

为统筹发挥好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坚决有效打赢打好中心城区疫情歼灭战,近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已组织全市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力量,在疫情期间为广大师生群众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如我校热线电话拥挤,可拨打重庆市高校心理健康咨询热线电话:

023-65101929

023-65120105

023-68254368

023-68367770

023-67258316

023-65910269

023-65910193

13330237525

✦✦✦

让我们正确理性看待疫情

科学应对疫情,积极调节心态

服从大局,服从管理

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我们有信心战胜它!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13号楼     邮编:402167     联系电话:(023)49801747

Copyright ©2005-202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