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木工程学院 > 学院动态

我校教师参加201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暨全国高校力学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31 10:22:48

    10月28-30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肖明葵教授和段军老师在刘学民董事长及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承办,重庆力学学会等单位协办的全国高校力学校长/系主任联席会议。会议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类高校的力学教学的教授、专家和学者,以及教学管理的院长、系主任等。
 

img_20161030_222455_mh1477838466990


    会议在重庆大学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针对“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下力学专业的机遇与挑战”、“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等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会上,专家学者对于当代力学专业和课程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国内校际课程互认,以及课程教学的改革、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融合等相关问题做了专题报告,并进行了会议讨论。

 

initpintu_副本


    其中,清华大学刘彬教授的“推进ABET《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力学专业认证工作”的报告,指出了ABET认证的11个必备条件(涵盖了华盛顿协议的12个标准),以及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法。清华大学薛明德教授的报告中指出由教育部主导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CEEAA)的制定,和教育部对于认证工作的开展实施,必将带来校际课程学分的互认和学生选择范围的扩大,这对于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面临了更新的挑战。
    在教学改革方面,薛明德教授介绍了力学与工程技术进步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兰州大学周又和教授提出了“提升力学教育水平,推动工程科学发展”的教改思路;后勤工程学院的石少卿教授介绍了在教学改革中“加强力学工程应用教学、促进学科专业创新发展”的教改思路和具体实施成果;西南交通大学龚晖教授在题为“材料力学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范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报告中,指出在线开放课程如MOOC等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但是,需要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重视,不能回到过去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的老路。指出,在教育部《校际之间学分互认》的指导意见下,慕课的开发呈现井喷形势,在他们的试点课程中,总结了MOOC的八大优势以及对待慕课的三种境界。

 

initpintu_副本2


    在讨论中,大家针对ABET认证的具体问题,校级学分互认对学校和教师的挑战,创新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创新人才培养,MOOC等在线教育形势中如何体现不仅传授知识,作为教师如何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茶歇中,肖明葵教授和段军老师就新形势下力学的发展方向等问题与本次会议的主持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庄茁教授进行了讨论。
    会后,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的力学实验室,功能齐全,摆放整洁,实验内容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实验室建设有很大的引导意义。
    这次会议,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工科院校力学课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国家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教育部CEEAA认证标准的制定和《校际之间学分互认》指导意见的出台,给了我们紧迫感和力学教学改革的动力。石少卿教授工程实战需要中发现力学课题,解决力学问题,再应用于实战和教改中的教改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作为高校教师就应该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把教学与工程实战联系起来,而我校定位于应用技术型大学,每年都组织大批青年教师参加工程实践,在这方面走到了前列。龚晖教授的MOOC教学经验也值得借鉴。因此,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我校已有的MOOC资源玫卦擞糜诮萄е校绾胃玫乜⑹视糜谖倚5哪娇巫试矗绾卧诹ρЭ纬探萄е薪裘芙岷瞎こ淌导剩俏倚=窈罅ρЫ萄Ц母锏哪勘旰腿挝瘛�

 

 

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基础教研室供稿  

 

—分享—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电话:023-49481068

招生办公室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三教102

招生热线:023-65112864/3/1
     023-61133880/1/2/3/5/6/7/9

移动座机:15111812616 18883212616

  • 学校微博

  • 学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