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5月11日下午给排水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在五教307教室开展了城科精神讨论会,讨论的内容为关于关于我校成立以来学生培养方案的优化。大家回顾了从办学初到现在十年间学生培养方案的优化,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办学初我们学生的培养方案沿用了重庆大学本部的学生培养方案,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们发现由于我校见校时间短,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同时我们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课程的设置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第二阶段,针对我校学生特点和实验设备的增加,我们的培养方案中加强学生工程测量能力、工程制图能力、工程施工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在萄Ч讨校⒅厥导芰ε嘌し⒀靶巳ぃ右埃罨匝Э浦兜睦斫狻�
第三阶段,随着我校办学定位“应用型技术大学”明确,我们将14级培养方案制定为“3+1”培养模式, 三年理论基础学习和基本工程素质培养,一年综合工程实习实践,形成较扎实的工程技术能力。三年的学习要求理论基础教学紧密联系相关工程应用领域,熟悉应用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同时进行五方面基本工程素质培养和实训,为随后的综合工程实习实践打下基本技术基础;通过一年的综合工程实习实践,深化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形成较扎实的专业工程素质。
第四阶段,在14级“3+1”培养模式下,16级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不仅注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同时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计与开发、学科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在这次讨论中我们也邀请了几位给排水的毕业生,听取了他们对我们16级培养方案的意见。
供稿:给排水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