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在2013年的全国财经类高校模拟联合国邀请大会中,我校土木工程学院2011级学生邵祎楠作为西南地区的唯一代表,荣获了本次大会中的最佳代表奖项。作为全国财经高校领域的首届模联赛事,大会的重心放在了经济、金融、法律、贸易四大学术主题上,旨在完成一次财经氛围浓郁,较高学术标准的模联活动,而在来自全国近30个高校的优青年学生领袖们的激烈竞争下,邵祎楠同学以“中国代表”的身份突破重重困难,挑战自我,在其中崭露头角,今日,就让我们走近这个“中国代表”邵祎楠。
(一)面对问题,正视问题,超越自己。
作为一个土木的学生,一个典型的理科生,邵祎楠却跑去参加了一个财经类的的比赛,专业的不同、所受教育的区别,让邵祎楠注定会比其他的文科学生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更何况,本次模联中他代表着中国,面对这种压力,很多人会选择放弃,而他却选择了坚持:“作为理科生,的确会比他们更艰难一点,要看很多的专业书,面对自己完全没学过的金融方面的知识,可是我从不怀疑自己能达到他们。面对困难,面对问题,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把困难、问题当做一个契机,努力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法,挑战自己,证明自己”。
(二)脚踏实地,取长补短,化劣势为优势。
或许正是因为不是学经济的,所以邵祎楠提出的想法会比较大胆一点,更加的富有创新想法在里面,而邵祎楠充分利用他的长处——过人的辩论能力,主动的去做一些外交演讲,努力的化劣势为优势,去说服别人,加入到他的联盟中。私下里,他求知若渴,专业知识的缺陷让他比别人更加的努力的看书、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攀登。
(三)强大的责任感,出色的危机处理能力。
作为中国队的代表,邵祎楠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没有什么能比代表你的祖国作战更加光荣,而这份光荣也对应着一种巨大的压力。在模联的最后一环的决议草案中,邵祎楠提出了:“通过增进亚洲及周边各国家地区的贸易往来使人民币区域化,亚洲化的进程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草案,他力图通过一系列手段使人民币成为在亚洲地区的主要区域货币,加强中国、亚洲在国际上的地位,而此份草案则遭到了日本代表和印度的强力抵抗,甚至是无理取闹,在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危机情况中,邵祎楠沉着应对对方,用自己出色的辩论能力和金融知识成功说服其他代表,成功使草案通过决议,由于他优异的表现,更是获得了最佳代表的殊荣。
(四)为理想奋斗,为梦想拼搏,世界上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
也许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里,很多人都对理想、目标这样的话嗤之以鼻,恍恍惚惚的度过一生,可是,邵祎楠却坚持人应该有基本的骄傲,实现梦想固然是困难的,但是更难的事拥有一个梦想。他表示,在他参加模联的时候,很多人都嘲笑他,可他从换国家到改PPT,到熟悉流程、找搭档、准备资料、到最后通过决议草案,他始终都没有放弃过他自己的目标。“人们无论何时都不可以放弃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可以使一个独立的传奇,我们要坐一些感动自己的事,为了那些鼓励你的人,为了那些走在你前面与身后的人。当一个人告诉你不可能,你可能成功;当十个人告诉你不可能,你可能有所成就;当一百个人告诉你不可能,你可能取得辉煌:当一千人一万人说不可能,你可能成为一个英雄”。
(照片来自网络视频)
访谈的最后,邵祎楠表示,他会继续在辩论的路上前行,不管前方如何,他都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也祝愿,邵祎楠同学能完成自己的目标,飞得更高,更远! (土木工程学院团总支 陈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