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学院动态

育动人生,实践感知丨体院学子“五一”劳动实践报道 01

资讯来源:孙思静、梁建军、曹秋雪、袁瑞、于曼婷、罗玉银 发布时间:2023-05-05 00:06:20

22级健康与服务管理(专升本)

孙思静

除草、栽苕皮、砍竹子

这次五一小长假回老家帮助母亲除草、栽红苕、砍竹子搭架子。太久没有接触这些农活,生疏不是一星半点,挖坑打窝这些看似简单的事都做起来磕磕绊绊。母亲还一个劲的说让我在旁边等待即可,但我还是坚持帮着母亲干完了农活。即使是这些事也让我们在田里忙活大半天,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的父母原来常说好好读书以后出息了就不用干这些农活,为了让我安心读书平时也很少让我干活,但他们也怕我忘记了农民家孩子应该有的本领,偶尔也让我跟着他们去学学看看体验一下。这次的五一我没有出去玩,不但领略了家乡的好风景,也对人生有了新感悟:首先,我们应该热爱劳动,拒绝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牢记祖辈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父母一直像山水一样保护和养育着我们,虽然现在的我只能做做家里的小事来帮父母减轻生活的—点点负担,但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所以本次的五一假期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

22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梁建军

玉米灌溉

劳动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并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能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这次劳动节回去帮着婆婆做事,给玉米秧浇水。在这充满激情的五月,好想紧握那因劳动而开满茧花的手,送上我最真心的祝福,共同聆听那高亢激昂的劳动赞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人生;“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一种人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人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一种人生。种种不同的人生,因劳动而释放出不同的光芒,因劳动而呈现得绚丽多彩。五月是孩子的天堂,抛掉厚重的外套,放着风筝在原野上尽情地撒欢;五月是青年的盛日,春潮涌动之时,采摘娇艳的玫瑰点缀爱的天空;五月是老年的节日,踏着春光,和着鸟鸣,到刚刚解冻的湖面垂钓人生……而五一,是全体人民的日子——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

22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6班

曹秋雪

栽红苕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我在五一假期中,回到老家和妈妈一起种红薯苗,虽然从挖坑到栽种虽然只有简单两步,但其中也有一些讲究,比如坑不能挖深、栽种时要用湿润的泥土掩盖苗种等。我从小生长在乡村里,看遍了农作物从栽种到收割的过程,以前看父母们做的时候总觉得简单轻松,实际上,当我自己亲身体验过后才从正真意义上明白了“粒粒艰辛苦”的道理。

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就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做到亲身体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22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3班

袁瑞

背柴、除草、背豆荚

在劳动节放假期间,我帮家里做了一些杂活:背柴、除草、背豆荚等等,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我感受颇多。

我认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劳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我认为劳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人生阅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认为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它让我们明白了劳动的重要意义。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我们应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劳动能够更好的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2级运动康复3班

于曼婷

拔笋子

五一假期的日子里,我趁着谷雨好生机,抓住春天的尾巴,与家人一起返回田野乡间。老宅小山坡的竹林下,不胜其数的笋将它们尖尖的脑袋钻出了湿润的大地,展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给我一次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提高锻炼实践活动能力。

劳动创造了美,它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大家汗水浇灌下,背篓被一颗又一颗的竹笋填满时,我意识到这一刻劳动绝不是卑微的,相反它是最值得称颂与尊重的。

我们每天都在劳动着,同时也在享受着别人的劳动成果。“一粥一饭,感恩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所以我认为劳动光荣。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