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概况

“小萌新们看过来”|体育与大健康学院简介

资讯来源: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发布时间:2022-08-19 14:18:17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聚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管理、运动康复与医疗服务、运动健康促进与指导、运动保健与营养指导、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指导与干预等体育与大健康领域的特色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健康服务与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800余人。学院教学设备先进、实验实训等教学设施齐全,拥有标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综合训练馆、武术馆、器械健身房、健美操房,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人体科学仿真实验室、体育保健与运动康复实验室、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2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硕士学位教师32人。具有国家级裁判员5人、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8人、双师型教师10人。学院承担市级以上教改项目1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2部、主编教材8部。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实训,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突出专业性、职业性、应用性,致力于应用型、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学校运动代表队,获全国健身操舞大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重庆市第六届运动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2枚;2019年获重庆市大学生网球比赛女子团体丙组第三名;2021年重庆市大学生健美操比赛丙组团体第三名;2018年重庆市大学生乒乓球比赛男子甲组团体第一名;重庆市第一届大学生拳击锦标赛甲组58KG冠军;重庆市第八届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与永川区体育局、九龙坡体育局、重庆第十三人民医院、永川区中医院等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各类实训实习基地20余个 ,担任重庆市大学生体育协会拳击分会委员单位,建有重庆市游泳裁判培训基地。

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学院积极探索科教融合的特色体育人才培养之路,拥有海外本硕直通,硕博直通的优越条件。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积极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体育类 本科 四年 教育学学士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社会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具备从事社会体育咨询、指导、组织、管理、经营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及体育市场的经营、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丰富、培养与市场接轨、专业与行业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初步形成了“理论过硬、技能扎实、善于指导、突出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实践教育,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国际化视野和独立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熟悉社会体育发展基本规律,具备指导全民健身基本能力,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竞赛、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体育导论、体育市场营销、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运动损伤与康复、专项教学理论与实践、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武术、游泳、健美操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产业公司、社区服务机构、中小学等,从事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体育产业开发与应用、体育娱乐市场开发、体育课程教学、运动项目 培训指导、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指导等工作。 

    

运动康复 

体育类 本科 四年 教育学学士

专业简介:运动康复专业是新兴的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是为了弥补中国健身康复人才紧缺的局面而开设的新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现代教育、健康理念,以实践技能为主的具有独立思考、合作精神,从事运动康复医疗服务、运动健康促进指导、运动伤害防护、运动保健与营养指导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立足重庆,服务西南,面向全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目标明确具体,课程体系完善,培养与市场接轨、专业与行业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业与就业一体,为重庆、成渝地区以及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和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运动康复诊疗和运动防护的基本技能,能在体育科研院所、运动队、各级医院、社区、学校、健身机构、康复机构等,从事运动康复医疗服务、运动健康促进指导、运动伤害防护、运动保健与营养指导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临床医学概论、康复功能评定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肌肉骨骼康复、理疗学、诊断学基础、运动处方与医务监督、运动损伤与康复、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中医基础理论、康复医学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康复心理学、健康教育学、推拿与针灸学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康复机构、体育与医疗卫生行政部门、体育运动俱乐部、社区健身中心、科研机构、学校、社区等,从事康复治疗、运动健康促进指导、运动伤害防护、运动保健与营养指导、健康评估等工作。

 

健康服务与管理

普通类 本科  四年  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健康服务与管理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责任及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创新精神,能够从事健康检测、分析、评估、干预等健康服务工作,能够胜任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保险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养老机构、

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组织健康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医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交叉、实践性较强的新兴专业。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创新“校医、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将学校与医疗卫生机构相结合,采用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体检中心、养老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等单位联合实践培养的方式,重视学生理论

知识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实现“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的转变。

培养目标:培养健康中国战略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医学基本理论和健康服务与管理等相关知识,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健康服务与管理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责任及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创新精神,能够从事健康检测、分析、评估、干预等健康服务工作,能够胜任教育、卫生、医疗、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机构、体检机构、保险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健康管理咨询机构、健康体检中心等组织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干预等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健康管理概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健康教育学、健康经济学、流行病学、健康信息管理、康复护理学、健康管理服务与营销、健康心理学、预防医学、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医药企业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保险公司、老年康养机构等,从事健康服务、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等相关领域工作。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