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中国语言文化教研室于7月26日晚七点,在主教210开展了由教研室副主任曾静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精心准备的第三轮磨课活动。
本轮磨课采取“说课+讲课”共计20分钟的形式,选择下学期教学日历第6—9周中将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分文学组、文化组、教法组三个组别进行展示。磨课展示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汉字与汉字教学、跨文化交际等九门课程。
在文学类课程展示中,首先是申桂莲老师讲授的《中国古代文学》内容。申老师讲解孔子的生平与思想,深入浅出,引经据典,体现其丰厚的文学底蕴。
罗元老师与闫经纬老师都选取了文学类课程中的精彩片段加以呈现,讲授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而文化组的曾文老师讲授的《中国文化概论》,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法,教学形式丰富多样。讲授中,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在讲述宗教文化时,通过《西游记》视频片段,体现我国的宗教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李可昕老师所讲的《中华文化传播》课程导入环节设计新颖别致,有亮点特色,能够通过服饰文化等内容,使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张振宇老师采用人物名片的方式呈现历史人物祖冲之,让学生来完善表格中的人物信息,教学方法独特而富有趣味。
在教法类课程展示中,老师们都能够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陈安琪老师展示的《跨文化交际概论》说课部分条理清晰,教态大方,语言富有激情。教学环节的设计颇具匠心,能够通过设置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
曾静老师讲授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形式活泼。在讲授过程中,通过对比法教学,显示出汉字的魅力,又能够通过课堂猜灯谜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李思思老师在所讲《教育学》课程中,教姿端庄自然,语言抑扬顿挫,生动流畅,教学层次清晰,教学目标明确。
九位老师展示完毕后,全体教师进行了客观认真的互评。最后,曾静就每位老师的教学展示作出点评。经过学校师资集中培训与教研室内部前两轮的磨课,本轮磨课中老师们普遍有了较大的进步与提升。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所有老师会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在反思与打磨中,共同提高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
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