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学院 > 新闻中心

文化冲击—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31 23:19:50

“对于很多准留学生来说,需要面对的一大难关就是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即从原有的文化背景移居到新的文化背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中外文化差异与冲击。这种文化冲击,既是一种较高的挑战,也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如何理性对待这种文化差异呢?这是每个留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

中外文化差异

从文化性质看,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法理型」文化。中国人的伦理文化是从「性善」的角度出发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即「人之初,性本善」。主张建立良好的伦理道德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西方人的法理文化是从「性恶」的角度出发的,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原罪说」,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罪。主张通过建立严密的法律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抑制个人动物性本能,通过建立各种制度和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

(一)培养人的标准不同。中国文化以培养善良、本分的人为目的。注重用教化、修养,把人塑造成父慈、子孝、长惠、幼顺的传统中国人。西方文化以培养一个遵规守法的公民为基本目的。重视法律建设,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意识,它是在制度约束下形成的自律,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一个守法的人。

(二)对自然的态度不同。中国文化是「成人之性」,重人文、人生、人道、人伦、人格、人情、人性。儒家一切意识形态皆以人为出发点,又以人为归宿点,强调与自然为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西方文化是「成物之性」,以自然为恶,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 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主张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

(三)对隐私权的态度不同。中国人的个人隐私观念比较淡薄。特别是在亲朋好友之间,大家喜欢不分你我,共同分享对方的私人生活。长者可以随意问及晚辈的私人生活,以显示关心。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权。在日常交谈中,大家一般不会涉及对方的私人问题,包括年龄、婚姻、收入、工作、住所、经历、宗教信仰等.

怎样面临跨文化交流中遇到的挑战?

1、认识到文化语境的差异
跨文化交流的第一步是认识到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从认识其他文化开始。
2、尊重文化语境的差异
一旦你意识到了文化语境的差异会影响跨文化交流,你要做的就是尊重这些差异。在你遇到一种不同的交流方式时,学会接受差异,学会积极听取他人意见。

3、调和文化语境的差异
只是认识和尊重差异还远远不够,你还需要学会如何调和这些差异。互相理解和换位思考可以增进差异的调和,你还要学着用它们去提高同学间的交流效率,推动生产力。

四条法则
1、出发前准备
提前了解自己学校的设施和环境,以及自己专业和课程的要求,很多学校都会在官网上提供Typical Day的描述,或者在Youtube上以视频的方式记录学校生活,这都是你可以提前了解熟悉差异的好方法。
2、主动友好
出国之后,你可能会发现小组作业和研讨会会变成非常常见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你从之前埋头苦学的经验中脱离出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团结协作,这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技巧,但是友好和热情永远都是万能钥匙!
3、保持联系
在国外你可能会花费更多的力气去克服文化差异,与形形色色的人磨合生活与学习习惯,那么当你跳出舒适圈的时候,在国内的亲人和小伙伴永远是你的“安全岛”。如果打电话不过瘾,记得提前帮父母安装Skype!
4、寻求帮助
虽然人在国外,但学校的International students center或者校内的其他中国籍学生都会给你友好的帮助,reach out! 然后你会发现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生活和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孤单。
其实,不管存在多少文化差异,只要我们愿意去了解,都是可以跨越的,文化也跟着时代在变化,我们要认识世界,了解国外的文化,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使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角度,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他们的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的误解和冲突。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存在的价值,都值得尊,都有值得重的经验和智慧。
面对不同要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嗯,达成彼此间的理解和包容。
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10号楼 邮编:402167 电话:(023)49801747

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