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人文学院于5月24日中午在主教213举办了外语微课大赛。该赛事由人文学院主办,E-Zone英语协会承办。
开场环节由英语协会同学主持,介绍了该赛事的比赛内容、评审组成员、参赛组别等事项。本赛事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参赛团队微课视频展示,专业评审进行综合打分,团队颁奖仪式,学院院长总结发言。其中,共有6组教师团队进行微课视频展示,专业评审由人文学院院长邓仕伦、副院长黄伟、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万能、外教Mark担任,全体外语教师观摩学习。
在团队微课视频展示环节,每个团队的视频内容都是精心制作,风格各异。首先进行展示的是第一组李逸雪老师的团队,李老师团队的微课聚焦于写作,主题为A
QEC Essay Writing,该课程结合了当前课程思政的元素,以hero(心中的英雄)为例,系统性地讲解了QEC写作中的五要素,详细地介绍了QEC作文中开头、正文、结尾部分的结构。整个课程内容既专业又富有启发性。
第二组由魏德老师带领的团队选择了“双关语”的话题,微课视频主题为Pun
for Fun。正如主题那样,整体微课内容趣味横生,不仅从学术性地角度讲授了Pun(双关)的定义和应用,还穿插了双关语的相关笑话和诗句,能让人更深刻地理解到什么是双关语。视频的最后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进行了概括,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组是日语组的李仪老师团队,课程主题为《令人困惑的いいです》。视频中李老师讲述了两个有趣的故事来反映对于いいです的误用,以及之后也讲解了该表达的正确使用语境,整体语言表达极具活力。
第四组是由曾右美老师团队带来的主题为《‘绘声绘色’描写文——英文描写文笔触下的中国式审美(Chinese
Aesth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glish Descriptive Essays)》,视频整体风格极具古典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明上河图,由一幅幅精美的图逐渐导入到描写文写作中的sensory
words,将sensory
words融入到了各种情景中,体现了“绘声绘色”。每个部分的内容都能自然流畅的过度,重点明确,与其抑扬顿挫的配音相辅相成,让人受益匪浅。
第五组是刘琴老师团队的《中英多项定语翻译(Translation of Multiple Attribute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视频中层次分明地介绍了定语的概念,以及多个定语如何按正确的排序方式进行搭配。整体讲授逻辑清晰,并结合了相应的练习题来巩固定语翻译的知识点,非常适用于英语学习者。
第六组是宋娟老师团队的 Translation of Chinese-culture Loaded Words,视频中由“青团”作为导入,由浅入深地对中国文化负载词相关定义以及音译法、音译加注法进行讲解。其例子十分丰富,最后进行了主题的升华,即中国文化负载词背后所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各团队展示完毕之后,专业评审对各组进行打分,在激烈的商讨之后,决出了一、二、三等奖。英语专业组曾右美老师团队荣获一等奖,大学外语一系魏德老师团队、大学外语二系刘琴老师团队荣获二等奖,大学外语一系宋娟老师团队、大学外语二系李逸雪老师团队、日语组李仪老师团队荣获三等奖。人文学院院长邓仕伦、副院长黄伟、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万能、外教Mark与参赛团队进行了合影留念。
最后,由人文学院院长邓仕伦进行赛事总结发言。邓院长高度肯定了各团队制作的微课视频,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和改进方面,此外,还鼓励全体外语教师积极参加相关比赛,期望通过这次的比赛能促进外语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以提升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
至此,人文学院首届外语微课大赛圆满落幕。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团队将进入集团首届高校外语微课大赛决赛,提前预祝进入集团比赛的团队取得满意的成绩。
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