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管理学院 > 通知公告

关于转发《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23 15:22:12

      

       

 

 

重大城科〔2013149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关于

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学院、处、部、室、中心图书馆:

为实现首届教学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特制定《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请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学校各部门和教学单位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制定本单位具体的落实措施和办法,真抓实干,扎实建设,强化管理,为把学校打造成西南地区的质量强校做切实的贡献。

 

 

附件:《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2013年10月16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2013年10月16日印发  



附件: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提高应用型

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加强我校规范管理,凝练办学特色,实现打造西南地区质量强校的目标,特制定如下若干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1. 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理念,强化质量意识。“十二五”期间是我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要认真组织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学习教育部和市教委加强教学质量的有关文件,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理念,强化质量意识。切实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规范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我校可持续发展。

2. 建立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学校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必须重视教学质量工作,把加强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全校教学质量负责;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及教务处处长负责学校教育与教学质量的各项工作;二级学院(部)的院长(主任)作为二级学院(部)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教学工作与教学质量负责;各教研室负责人对本专业所承担的教学工作与教学质量负责;教师对本人所承担的教学工作及教学质量负有直接责任。各级领导应当经常深入课堂、实验室、实习基地、学生宿舍等,了解教学工作的实际状况,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3.完善和充实学校及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充分发挥这些机构在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作用。

4.坚持定期的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学校董事会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专题研究教学工作。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定期召开各二级学院(部)领导参加的教学工作例会,研究当期的教学工作。学校每四年召开一次全校教学工作会议。

5.进一步实施学校领导联系教学一线制度。学校党政领导要定期到分工联系的教学院(部),研究和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6. 全体教职工要切实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工作为中心,育人是根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研究教学对象的变化趋势,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7. 学校各职能部门要确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确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不断地调整和创新工作思路,树立教学优先的观念,更好地为我校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础建设

8. 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学校发展定位及学科专业优势和实际条件出发,扬长避短,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与产业和行业的联系,集中力量,建设品牌、特色专业。今年,董事会将论证和决策机械类专业群的建设工作,改善我校的专业结构,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增长点。争取在“十二五”末建成校重点专业4到5个,建设具有区域影响的特色专业2个以上。

9. 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探索、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逐步由过去的学校主导,转向到企业、行业和社会需求主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使企业和学校主动相互渗透,突出企业培养人才的主体作用,形成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尝试项目驱动模式,学校与相关企业(或行业)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与社会、行业充分对接。学校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新的培养方案的修订,新的培养方案将进一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0.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以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原则,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构建重视基础、突出技术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要本着“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注重应用”的原则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要加大课程建设力度,重点建设突出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主干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十二五”末,建成校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

11. 深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要重视教学法研究活动,努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强调学以致用,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自学式、团队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注重知行统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12.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各种高质量教材;完善教材建设管理办法,配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点支持具有我校特色教材的编写;要做到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建立健全科学的教材选用制度,鼓励使用国家优秀教材,有选择地引进和使用近年出版的适合我校学生的新教材和先进原版教材,保证优质教材进课堂。

13. 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今年将完善学校实验室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管理,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大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大实验室投入和建设力度,尽快启动实验实训工程中心的建设,到“十二五”末期,建设7个左右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使各个专业的实验环境和条件达到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

加强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工作。有计划地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要求每个专业都有对口的实习基地,并能满足本专业教学的需要。学校要进一步与重庆地区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到“十二五”末,学校各个专业都要建立起数量够用、功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基地。

14.加强教研与科研工作,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学校将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在政策上加强引导和激励,尽量提供宽松有利的科研支持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中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取得科研成果。广大教师要围绕区域经济圈的相关行业的课题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教学过程要及时反映科研成果的最新内容;积极鼓励相关部门与政府部门、企事业联合开展横向科学研究;可吸收优秀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规范校级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和成果鉴定等管理工作,为申报省级及以上课题和项目打好基础。

15.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加速办学硬件建设。今年我校将完成三期征地,新增土地面积400余亩。并且学校在近一年左右,还要再征地500亩,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争取两年左右时间建成三期规划工程。三期规划工程投入使用后,学校的办公条件、教学条件、实验条件以及教师的生活条件等相关的硬件环境要达到同类工科院校较好的标准。

三、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6.优化师资结构。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合理的师生比配置教师资源,加大高学历、高职称和“双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一批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梯队。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优化我校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

17. 加强师德和教风建设。学校将进一步采取激励引导、规范约束等多层面、多途径的方式,继续加强师德和教风建设,倡导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

18. 加强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学校将认真组织好以“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为标志的系列教学竞赛,为年轻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提供平台。

四、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强化和规范教学管理

19.进一步完善学校两级教学管理体制。进一步把教学管理重心放在二级学院(部),加强二级学院(部)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职能。要切实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科学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要进一 步明确岗位职责,将教学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形成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

     20.强化和规范教学管理。要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教学活动。进一步完善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构建科学、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1.健全教学督导机制,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教学督导要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督导,要定期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对教师的教学改革及青年教师的培养进行指导。

22.进一步实施各级领导听课制度。校级领导和教务、二级学院(部)领导要定期听课。二级学院(部)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准确把握本单位教师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认真听取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3.全面实施学生网上评教制度。充分发挥学生评教的作用,通过学生访谈以及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改善、改进教学工作。

五、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4.把学风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严谨的学术风气。学校要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课程评分标准,坚决遏制考试作弊现象,以文明建设和规范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25.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推进人文素质教育。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茶竹书院”等人文素质平台做大做强;优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将心理健康辅导等课程纳入公选课,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6.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就业能力。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纳入必选课程,引导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就业、创业竞赛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全校教职员工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建设,要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学校各部门和教学单位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制定本单位具体的落实措施和办法,真抓实干,扎实建设,强化管理,为把学校打造成西南地区的质量强校而贡献力量。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