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上七点,由电气信息学院组织的以“不学礼,无以立”为主题的知识讲座于主教111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由侯晓玲老师主讲,为电子信息工程及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同学们讲授了当代大学生礼仪、知礼和行礼的相关内容。
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智慧无法弥补道德的空白。侯晓玲老师以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让同学们稍浅的认识到公序良俗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尊重公共的秩序、秉承善良的风俗理应是人们日常行事的一种基本准则。高学历学霸多次应聘被拒,只因三次逃票的记录的例子是对大家的警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素质比起你各方面的优秀更为关键。
从礼仪的起源、发展再到我们周边的现实事例,同学们渐渐体会到礼仪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之大,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水平、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应。
针对当代大学生,老师主要从个人礼仪、公共礼仪、面试礼仪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并通过列举周围常见不文明现象对大家进行了知识教导,并告诫大家应秉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讲座最后,老师赠于同学们一句名言——“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相信通过本次讲座,“爱国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积善成德;省查克制,慎独自律;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大学生文明公约将不再只是口头的呼号。
(电气信息学院新闻中心冯灿/文柘广/图)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