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鼓励青年学生投身祖国建设和家乡发展,凸显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风采,为开展西部基层的基础教育、服务三农、基层青年工作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贡献青春力量。7月,青春心向党,“城”振乡村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重庆城科团委指导老师曾卓、赵红郡带队,在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安溪村和大桥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淅淅沥沥的雨水丝毫没有浇灭志愿者们传递爱心的脚步,走田埂,过泥地,下乡深入走访贫困户,与老人家拉家常,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在耐心的询问与悉心的问候下,为老人们带去最贴心的呵护,同时也为他们送去油米等生活必需品,爷爷奶奶对志愿者们的温情关怀表示倍感温馨,表达深切谢意。
杨顺银,是一名79岁的老党员,作为“光荣在党五十周年纪念章”的获得者,他向志愿者们回忆了当年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勉励当代大学生即使生逢盛世,也应有青年担当,只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积极奋进,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才对得起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对得起用无数牺牲换来的五星红旗。
老党员的讲述让志愿者们了解人民心中党的形象,党员们历尽风帆仍旧初心不变,用一生的奋斗为党旗增光添彩。志愿者们在寻访基层红色文化足迹,学习基层老党员先进事迹下,不断将党的百年精神铭于心,践于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重庆城科团委带领志愿者出发前往茶山竹海街道安溪村,组织亲情陪伴、趣味教学、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对安溪村留守儿童开展精准关爱帮扶志愿服务。他们手把手领着孩子们做手工并分发了丰富的礼品作为奖励。在操场上玩起小游戏,在互动中收获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在才艺展示中,孩子们饱含深情地唱起国歌,背诵李白的《关山月》。
洒下汗水,收获快乐,传递爱心,收获感动。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志愿者们教授知识、传递欢乐,身体力行为教育扶贫贡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们满怀热情齐行动,印制《反诈骗宣传手册》资料,向茶山竹海街道居民广泛分发,在大桥村居民委员会会议室向居民深入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银行卡用卡安全等防骗知识,提高居民防骗意识。
由于考虑到老人和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存在防范意识低、主动抗风险能力弱等特征,志愿者们将他们作为主要的宣传对象,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为其讲解网络诈骗、短信诈骗、网贷诈骗等诈骗类型,居民们积极投入到普及知识互动中。
通过本次宣讲活动,居民们在生动且充满趣味的课堂中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为做好全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罗明波、程一力两位同学为大家带来《成都》和《奇妙能力歌》吉他弹唱,台下的观众们合着音乐,打着节拍,时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会议室顿时成了音乐的海洋。志愿者们展示着自己的才艺,不仅带来欢声笑语,也丰富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从村民们的笑容中,志愿者们深刻明白了“三下乡”的意义,短暂的课外实践经历更让同学们坚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西部建设,服务社会的信念。
志愿者们耐心地指导村民学习绘画,一幅幅画作象征着五彩斑斓的童年时光。大家挥动红旗,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达自己对建党百年的祝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为响应绿色理念的号召,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志愿者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来到粽粑社区,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行动中,积极宣传、广泛发动、营造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主动承担起清理社区的责任,打扫社区卫生,帮助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捡拾路边草丛垃圾,清理街道落叶,将垃圾桶边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干劲十足,有条不紊,路过的社区群众夸赞他们是素质高、能力强的新时代好青年。社区群众的鼓励,给志愿者们极大的自信和动力,高效率地完成社区的清理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区也变得更加洁净、温馨,携手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本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为城科学子深入农村社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平台,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融合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激发城科学子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传承红色基因,勇担青春使命,展现新时代青年“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良好风貌。 (传媒中心 易姣/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