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有关工作的通知》(渝教工委函〔2020〕24号)要求,科学引导学生在防疫抗疫期间积极调整心态,抓好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支持和服务,帮助学生快速适应返校后的学习生活,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我校举办了主题为“齐心战“疫”,健康成长”的第十二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
一、心理知识普及系列活动
活动1 心理健康知识巡展
五月初夏,我们重返了久违的128。经历了“史上最长寒假”,回归校园,既充满了期待,也会面对一些担心和焦虑,我们在心理方面需要做哪些准备呢?5月22日—29日,重大城科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星光大道举办了“复学后需要做好十个心理准备”知识巡展,巡展针对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面对的现实问题,展示了包括生活状态调整、返校焦虑情绪、学习问题、宿舍关系、恋爱关系、毕业就业等问题的心理调试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返校后的校园生活。
活动2 心理委员培训
为发挥朋辈辅导作用,让心理委员更好的服务于班集体,提高心理委员的工作技能,我校通过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开展了心理委员培训,包括心理委员角色与定位、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及识别、情绪管理等十余项主题培训。全校2017级、2018级、2019级共计533名心理委员参加培训,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同学们在线上考试中纷纷获得优异成绩。
二、心理成长系列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奋力抗击。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以及爱与感恩教育,此次5·25还组织开展了“心理成长小报”、“音轨杂货铺”和“战‘疫’故事”心理成长系列活动。其中,战“疫”故事展活动,书写疫情期间发生在你身边的真实故事,真实经历和启发、抗疫的暖心故事,并表达感谢、牵挂或鼓励之情,收到作品185篇;三级心理之家采用画报形式展示围绕以青爱教育、心理教育、生命教育为主题开展的团体建设活动,以及成员之家交流思想、化解矛盾的方法措施等,收到作品154份;音轨杂货铺活动,学生选择以生命教育、青爱教育、感恩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华美篇章,配上背景音乐形成美文朗诵,收到作品192份。活动吸引了来自全校同学的积极参与,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品。
三、二级学院特色活动
各二级学院围绕本次5·25主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以上活动,并且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及学生心理特点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经济管理学院举办了“心心相印,经益求精”线上心理主题班会活动。本次主题班会班会由各班心理委员组织策划,形式丰富多彩,班会内容有效实用,取得全院师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反馈。
建筑学院开展“共抗疫情,暖心你我”心理健康活动,包括微作品征集比赛和心愿征集令活动。其中,微作品征集比赛以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的形式展示防疫暖心画面,传播抗疫期间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心愿征集令活动需同学们将自己对于疫情的期望与心愿张贴于心愿墙,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护自己,关怀他人,感受温暖。
艺术设计学院为发挥朋辈辅导积极作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心理委员知识大比武”活动。活动分为问卷星线上知识答题和网络票选环节,考察了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案例分析、工作技能等内容。
土木工程学院为了传递抗疫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举办“心理健康节”朗诵比赛。从《我们都是胜利者》到《逆行者》,每一位参赛选手用质朴的语言,向我们讲述那些面对疫情一路逆行的平凡人的故事。表现出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抗疫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珍贵品格。
人文学院为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开展“心灵相约,人文同行”心理健康节系列线上活动。分为心理知识竞赛活动及作品征集活动。其中,知识竞赛题目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识、疫情期间的心理调节与自我防护等,竞赛题型多样化;作品征集活动围绕“心灵相约,人文同行”为主题,学生自主选择、撰写相关文案进行朗读。本次活开展顺利,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建筑管理学院为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举办了“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网络征文比赛活动。通过此次征文比赛活动,增强了学院凝聚力,提升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真正让心理健康教育走入每个人的心中。
一直以来,重大城科始终坚持完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工作队伍能力,积极发挥工作职能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创新和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引导学生把自我发展与时代呼唤相结合。本届心理健康节的顺利开展,提升了重大城科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也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抗疫期间中华民族从上到下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力量,同时传递了永不言败、积极阳光的精神,希望大学生能健康成长,肩负起国家发展使命。(学生处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