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12月20日,由重庆电视艺术家协会,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主办、艺术与传媒学院、广州唯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元宇宙背景下的艺术与传媒融合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巴南校区4K演播录制中心举办并圆满落幕。学术论坛特邀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曾敏、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刘国强、国家一级导演、主任播音员王麦恬、重庆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龙红、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曾巧、重庆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孙俊桥莅临讲座。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校长助理、巴南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崔继昌,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蔡敏、党总支书记陈宣君、副院长王颖、各系(副)主任及教师代表参加此次论坛。
元宇宙新赛道上的新探索、新发展,对高等教育体系有着深远且重大的意义,对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教育理念、思想、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有着显著改革作用,更是将高校艺术与传媒类教育带入一个全新的轨道上。本次学术论坛分上、下午两场,以“2023元宇宙背景下的艺术与传媒融合发展”为主题,聚焦艺术与传媒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和交流元宇宙时代下艺术与传媒的新发展,以期为未来的艺术与传媒领域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建设性发展方向。
论坛伊始,崔继昌致辞,首先他代表学校对莅临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发展建设成果、艺术与学院专业开设情况进行介绍。他肯定了本次论坛对艺术与传媒学科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希望教师们能通过专家学者的分享与交流,有所借鉴、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学术论坛(上午场)由蔡敏主持,曾敏、刘国强和王麦恬,分别就视觉传达设计、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领域进行讲座。
曾敏的《技术·观念·设计——对视觉传达设计动态的观察》基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技术驱动设计观念的改变体现在设计工具的革新、数据驱动的设计、可持续设计、体验设计和定制化设计等方面。这些改变使得设计师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了设计的进步和发展。
刘国强的《元宇宙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式变革》将提高国际化视野作为元宇宙背景下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元宇宙中,新闻传播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程度将更高,需要新闻传播人才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文化敏感度,能够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市场需求。
王麦恬的《有声演播的美育价值》从作品情感传递、文化鉴赏提升、综合素质发展、文化传承推动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有声演播的美育价值。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无论是演播的传方还是聆听的受方,都能获得情感调动和心理释放,以此实现有声演播的美育功能、实现美育价值。
学术论坛(下午场)由王颖主持,龙红、曾巧、孙俊桥就书法、动画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进行讲座。
龙红的《机遇与挑战:美术与书法一级学科设置的思考》从整体上剖析了书法学专业目前的教育格局,分析了改变书法专业教育模式的机遇与挑战。该文章从培养定位、能力结构、教学模式等维度探讨了书法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为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书法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方向。
曾巧的《元宇宙“信息场”交互下的动漫与文旅演艺新形态》从元宇宙发展模式入手,探讨元宇宙文旅演艺新形态。元宇宙动漫作品不仅可以增加文旅元宇宙的戏剧性,还能够打破常规,增加作品商业性流通价值。
孙俊桥的《艺工融合、地域特色牵引下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的重大样本》基于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痛点——单一专业教学模式问题,提出跨界融合培养新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艺工融合、地域特色牵引下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正是适应这一趋势的必然选择。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设计人才,为未来的设计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论坛闭幕式上,王颖表示,元宇宙与艺术的碰撞已经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元宇宙一定能为艺术与传媒类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和变革支撑力。最后,她宣布“2023元宇宙背景下的艺术与传媒融合发展研讨会”圆满落幕。
“十四五”期间,艺术与传媒学院坚持在学校的教育方针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立足智能时代及教育内核,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内涵建设,以美育人,坚持做“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人,助力学校建设特色彩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王友谊/文 杨志强 季增益 魏振华/图 传媒中心 何佳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