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科资讯 > 校园动态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子在第11届未来设计师竞赛中喜获佳绩

资讯来源: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3-09-08 13:37:28

       近日,2023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已圆满结束,本届大赛共有1,826所高校参赛,共征集289,865件作品,设29个省级赛区:985、一流大学参赛率达92.85%:设计学学科评估C-以上高校100%参赛;采取“五轮三级双公示”的评审赛制,作品经过“校级赛”-“资格赛”-“省级初赛”-“省级决赛(公示)”-“全国总决赛(公示)”,分别决出省賽、国赛奖项。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王晓晓、李莎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由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王晓晓老师指导的2020级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曾伟,获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重庆赛区一等奖;

       由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王晓晓老师、李莎老师指导2020级风景园林学生林震琛、周洪福,获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重庆赛区一等奖;

       由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朱贵祥老师、杨龙龙老师指导2020级城乡规划王裕鸿、谢依含,获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重庆赛区二等奖。

作品展示

       中感·腐草化萤|设计说明:萤火虫在景观中生存,人在生活中生存,一语双关即指萤火虫从腐草中化卵-幼虫-成虫一繁殖这一系列过程与人的一生从受精卵的结合-牙牙学语-青年力壮-养育后生-老年垂暮这一短暂而漫长的过程。用萤火虫的世代循环,时光短暂,比作人的一生,没有对错,只是选择不同,一切都是心中的那份恋恋不舍。创造了一个善良的,灵动的城市花园。设计中减少人为介入恢复荒野自然景观就要解决植物生长养分缺失,本次设计考虑到根瘤菌固氮,保持水土养分含量,从植物生长根源入手。植物自然轮回,营造生物多样性,荒野丛林景观满足人们的景观欣赏需求同时为鸟类和昆虫提供栖息环境,运用成都本土及西南片区植物,体现地区特色采用针灸式微疗法进行花园景观设计,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

       平仄之间|设计说明:平与仄,蕴含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本设计就是将两者作为本次后街社区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将西北片区“仄”化和东南片区“平”化来改善原有西北片区较为偏僻人迹罕至和东南片区人流众多导致交通堵塞的现状。强调各个要素“平仄”的过程,并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创造出一个基于外来学生本体化融合策略下的健康城市后街社区改造设计。在整体设计中强调文化内涵,通过保留一部分传统建筑并对其主梁重新粉刷以此展现对于场地精神意志记忆的传承;通过设计可降解廊架,以此展现在时间尺度下文化的蔓延与成长。使得项目能够将健康城市这一概念植入其中,在满足原住民良好健康与福祉的同时维护场地精神。

       近年来,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不断探索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将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学科赛事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仅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综合素养、技能应用,也使学生对行业发展趋势与热点有更深的认识,提升了学校的学科影响力。 (曾伟、周洪福、林震琛/图 曾伟/文 传媒中心 宋文远/编辑)

—分享—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电话:023-49481068

招生办公室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三教102

招生热线:023-65112864/3/1
     023-61133880/1/2/3/5/6/7/9

移动座机:15111812616 18883212616

  • 学校微博

  • 学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