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增强新时代青年社会实践能力,多方位全方面提升综合素质。7月4日-7月7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数智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涪陵区罗云镇开展以“数字乡‘联’·赋能乡民·美丽乡村”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学指导老师(主持工作)黄美雪、团学指导老师殷玉卿带领20名学生志愿者参加,全程秉持红色之旅+绿色之行的主线理念,策划开展“云游微长征”特色直播、短视频“新农具”培训等活动,身体力行调研科学绿色发展成果和感悟历史红色浓厚底蕴。
“数智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初入罗云便开启红色遗址地瞻仰之旅。志愿者参观红色遗址,感受历史底蕴的厚重与庄严,继承先辈烈士的激情与滚烫。祭扫烈士纪念碑、重走红军长征路、重温入团誓词、青年志愿者讲解红色故事、聆听老党员讲述红色故事,三下乡成员共同感受罗云革命历程的艰辛。
此外,“数智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锐意进取、创新开拓出一条独属罗云的“数字道路”。志愿者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带领大家参观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陈列馆,记录重走红军长征路的全过程。
“数智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此行以生态保护为关键任务,统筹推进、增强合力,进行一系列环保活动。志愿者既进行户外“河小青”志愿服务活动,立下环境宣传牌,又走进环保课堂,和小朋友一起搭建净水器模型。随后志愿者参观当地榨菜厂和烤烟厂,游览罗云镇的荷花田和向日葵海,感受罗云的绿色发展,了解全面脱贫成果、乡村振兴政策带来的变化。
此外,学生志愿者为持续推动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志愿者深入基层、走进民众,开展短视频“新农具”培训,帮助村民智能化展现生活之趣、风景之秀、底蕴之美,切身实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需。学生志愿者沿街走访调研民情、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开展乡村妇女儿童关爱帮扶行动、加强养老服务和反诈意识、慰问低保困难家庭,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为充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发挥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当代青年广泛关注并参与乡村振兴队伍中,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与重庆市涪陵区罗云镇确立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罗云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副镇长吴袁杰,党政办宣传干事吴意坤,团学指导老师(主持工作)黄美雪,团学指导老师殷玉卿共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
为期三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了。让我收获最大的是了解到了革命老区——罗云镇的风土人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当地居民做了走访慰问,并进行了反诈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重温长征步道。此次行程路途十分艰辛,但我们依旧坚持了下来,相信这次“长征”体验会给我们学习以及生活上更多的启发。
2023年7月4日上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21名学生在2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红色教育基地,涪陵罗云镇,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追忆党的光辉历程,以深刻体会“三个代表”伟大精神实质,践行三下乡,科技,文化,卫生的主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团把三下乡具体要求体现在了学习和实践中,并用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顺应了党服务社会,走向农村的号召。进而全面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打牢了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
本次三下乡去往的重庆涪陵罗云镇是一个红色革命老区,是四川二路游击队诞生地,是一片英雄的热土。我们走进烈士陵园、陈列馆,走进榨菜厂和烤烟基地,走进荷花田、向日葵海,走过长征步道和大街小巷,我看到这是一个美丽、热情、有故事的地方。“美丽”在漫山遍野花盛开、绿意盎然树枝繁,“热情”在好客居民和明媚阳光常在,有美丽和热血的故事长存于此。历史不会忘记,薪火还在传递,长征精神和这次三下乡的经历也将长存于我们心中,引领我们走好新长征路!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这次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去到了最真实最基层的村里罗云镇,看到了村民们一张张朴实的笑脸,看到了小朋友们纯真的样子,重走了红军长征路,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 ……颇有感触。在亲眼看见过了基层农村最真实的情况后,我深知,基层需要青年,需要未来的我们,让村民们过得更好。而现在我们应该为了成为一个可以为社会基层服务的合格青年而不懈努力。身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正是未来的希望,我会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帮助他人,锻炼自己,为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而努力。
在“红色之旅”活动中,志愿者们采用互联网线上直播的方式记录重走红军长征路的全过程。整场直播观众总数达1500人,点赞次数共达11.8万次,评论人数达百人。
在“绿色之行”活动中,志愿者深入基层、走进民众,对23名留守妇女进行简单的短视频剪辑培训,结合自己的视频制作经验,从拍摄手法、镜头运用、画面拼接、添加要素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基础知识讲解,并现场演示如何制作短视频,累计发布8条短视频,帮助其用智能化展现生活之趣、风景之秀、底蕴之美,助力罗云红色旅游业发展。
此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受到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央广网等主流媒体报道,还得到中青校园通讯社、重庆校园、济南教育电视台、大美校园、志愿者、言者先声等微博号报道。
结语
砥砺奋斗正当时,筑梦青春好扬帆。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志愿者们志愿者运用自己所学的互联网专业知识和技术,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深入考察和绿色生产的实地调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用红色缅怀往昔、以绿色昭示未来,用实际行动感受民风、传递民情,发扬“自找苦吃”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锤炼思想、体悟成长,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突出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与成效,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传媒中心 张琳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