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6月15日,2016-2017学年电气信息学院新生工程活动于一报圆满结束。为了培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优秀品质的大学生,切实做好2016级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我院结合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凝炼出新生工程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了:学业导师制,专业学术、人文素质讲座,班级主题活动几大板块,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导师篇
2016年10月28日,我院制定了《电气信息学院学业导师制实施细则》,以班级为单位,配备学业导师,在学业上给予学生指导。学业导师们于学期初召开两次导师见面会,学期中不定期指导学生面谈,熟悉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业规划,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们把工作记录在册:2016年12月6日,软件工程1-2班学业导师肖潇念读了10级学长吕子鹤信件,给予新生学习的意见和建议。2017年5月6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班学业导师李立成在导师见面会上给同学们介绍了机械创新比赛的内容,鼓励学生多参与比赛。大一新生很快的建立起专业意识,并积极参加了系列科技竞赛,在中西部地区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第八届蓝桥杯(重庆赛区)等比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讲座篇
2016年11月3日,由王艾娟老师主讲的《读大学你都未必懂的套路—重谈新生适应》开启了新生适应性讲座,学习是学生进入学校的首要目的,系列讲座是新生教育最直接的方式,以学科为单位,学院邀请了专业领域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学者开展了4场专业知识讲座,并邀请成绩优异的学长曹聪以自己的故事《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启程》传授学习方法,使新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帮助新生稳定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标。根据工科学生特点,为了弥补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学院特组织了演讲与口才讲座,帮助同学们学会表达自己。
主题活动篇
2016年11月开始,为了让新生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增强班级凝聚力,学院开展了“破冰”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增加了彼此的熟悉度。接下来,学院还积极组织了家乡、青春等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提高了策划与组织能力,还挖掘了一批才艺突出的同学,给予了同学们才艺展示的平台,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同时,主题活动为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活动中的宣誓仪式更是坚定了同学们的努力拼搏的决心,促进同学们健康成长。
16级新生工程已经迈向了尾声,新生工程涌现了一批勤勉尽职、才艺突出、勤奋踏实的老师和同学,为了表彰先进,电气信息学院于6月15日晚举行了新生工程总结表彰大会,新生工程也将在学院继续传承下去,我们将不断丰富新生工程内容,创新新生入学教育和方法,使新生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展现自我。(电气信息学院新闻中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