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科资讯 > 校园动态

“校企结合,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我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改革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16 09:41:39

  我校作为重庆市示范应用性本科高校,学校高度重视土木工程专业建设,自2015年12月土木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特色专业审批,已成为我校最具吸引力的专业之一,为重点建设专业。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组织协调及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土木工程对象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技能,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投资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而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桥梁。
  而现今大多数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毕业设计大多为设定好的传统课题,学生的建筑设计风格,结构计算方法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相对单一、固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一定的约束,这也与我校提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针相悖。应用型本科人才,相对于理论型人才注重的是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需要其在毕业后的生产技术岗位上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并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我校为满足现今人才就业“一成才、一创新、一发展”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应用、动手和创新四个能力,并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优”的培养原则,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应用型人才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模式,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校外毕业设计的改革是这种新模式中特有的闪光点。其具体模式为着眼于探究多渠道、多方向、“双主体”及“双导师制”的毕业设计体系模式,开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思路,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实现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针对校外毕业设计:
  1)基于网络平台,制定有效的校外毕业设计监控措施,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2)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将知识回顾、答疑与校外毕业设计有机结合;
  3)通过引培结合,实现多渠道、多方向的“双导师制”毕业设计模式,开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思路,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实现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img_1628


  目前我校已经对2015届、2016届及2017届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设置了多种模式的毕业设计渠道,除传统的“设计施工两段式”模式外,结合工程实际,新增方式主要包括:“校企合作”模式,“施工为主型”模式、“设计为主型”模式、“钢结构为主型”模式、“建筑结构施工三阶段”模式,将校内与校外毕业设计同时进行,并对毕业生进行调查问卷,完成了毕业设计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表。

 

2_副本

3_副本

王峥旭

4_副本

  在这三届毕业班的学生中,共计已有166人次参加到校外毕业设计中,学生获取了更多符合其就业意向的毕业设计选择,“双导师制”设计体系已成规模。并且已对学校制定的有关学生在校外作毕业设计的管理办法,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进行了补充,制订了“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在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管理规定(试行)“,其中主要包括:校外指导教师资格审查、校内指导教师的不定期电话考勤制度、定期视频通话考勤制度、定期传送电子邮件、不定期实地检查考勤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将知识回顾、答疑与校外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建立起一套严格、规范的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体系,以保证学生在校外做毕业设计的质量。
  我校土木学院毕业设计的改革相对于传统毕业设计而言,其优势在于其毕业设计成果将直接应用于生产一线。将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紧密结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生在“准就业”的条件下,结合实际工作并根据生产中的具体问题确定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为我校土木工程校外毕业设计改革,以及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土木工程学院 王肖巍 文/图)

—分享—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电话:023-49481068

招生办公室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三教102

招生热线:023-65112864/3/1
     023-61133880/1/2/3/5/6/7/9

移动座机:15111812616 18883212616

  • 学校微博

  • 学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