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采写:传媒中心 王睿博
编者按:为积极响应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号召,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日前,学校选派两个参赛小组赴重庆大学工培中心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比赛。其中由电气学院机电教研室副主任徐漫琳,教师李立成,参赛学生郑涛、高天露 、刘洋 、周伟、李晨飞设计的“幻显黑板”荣获重庆赛区一等奖(重庆赛区教室使用设备组第3名)的好成绩。4日下午,传媒中心记者有幸采访了电气学院机电教研室副主任徐漫琳以及参赛的五位同学。重大城科新闻网特别刊登采访报道,以飨读者。
指导教师:前期精心准备 学校大力支持
记者:老师,您好。对于此次竞赛您前期是怎么准备的?
徐老师:这次竞赛筹备工作上学期期末就开始了,这次竞赛由重庆大学主办方将竞赛通知发给电气学院刘嘉敏院长,收到通知之后,由电气学院开始组织,科技创新协会机械分会动员学生参赛,根据学生个人志愿和水平选拔参赛队员,最终选出2个作品参赛。然后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比赛的准备,反复进行探讨。我不仅要指导学生参赛,也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做好教研室的工作,忙碌而充实。在临近竞赛前,我们每天只能休息2到4个小时,熬夜积极准备竞赛。
记者:老师真是辛苦了!那对于此次竞赛学校对于参赛提供了哪些支持呢?
徐老师:学校对此次竞赛非常重视,给我们营造了非常好的竞赛氛围,不光在经费上给与了我们充分的保障,还在条件上提供支持。比赛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学校有关部门也大开方便之门,如我们需要做实验的地方,学校就特批教室供我们使用。这为我们取得好成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记者:嗯,是的,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与配合。能谈谈您们是如何设计出自己的参赛作品的呢?
徐老师:这与我们电气学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科学规划是分不开的。在我们开始准备之前,我们学院领导刘嘉敏院长、潘银松副院长、葛宏翔书记和机电教研室主任柯昌辅教授就给我们做出了科学的规划,使我们知道了该在什么时间完成方案设计初稿,什么时间安装调试等等,使我们能有条不紊地准备好这次竞赛。
记者:对于这次取得的好成绩您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呢?
徐老师:我首先想感谢学校,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为我们参赛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参赛氛围;其次要感谢电气学院领导和柯昌辅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他们的帮助对于我们成绩的取得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这次竞赛中我们发现学生们虽然对理论教学学习兴趣弱一些,但他们对创新实践环节很感兴趣。如何发挥出学生的特长,这对于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改革和构建应用技术型大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参赛同学:勤学于大学,把握住机会
记者:同学,你们好。请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个比赛的呢?是什么促使你们参加报名的呢?
学生:这个比赛是由师就告诉我们并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这项比赛。我们认为通过这个比赛可以学习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拓展一些课外知识,得到一定的锻炼,而且还可以提高自我能力,对以后的发展有作用。
记者:据我所知,重庆有很多高校都参加了本次比赛,你们在当时紧张吗,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吗?
学生:首先,紧张肯定是会有的,但看到了其他学校的作品,与它校作品相比后,我们的作品还是很有创新和竞争力的,而且面对专家审查时我们的回答充分阐明了原理及创新点,信心就逐渐强了。
记者:可以谈谈这次比赛的收获吗?
学生: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感谢电气信息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的鼎力支持。在这次次比赛中,我们学到了团队意识及团队合作,而且学到了学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开拓了自己的见识。
记者:那对于学弟学妹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只知道宅在寝室,大学不要荒废,利用时间,把握住机会,学好东西,做好自己,充实自己。